,
或许对于家大业大的戴姆勒而言,尽显颓势的腾势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。
撰文:卢伟嘉
该来的终究会来,该分手的恋爱一定会离开。在年初就被传言要分家的腾势汽车,终究逃不过被 " 放弃 " 的命运。
据国内财经媒体报道,比亚迪与戴姆勒在近日签署了关于调整腾势汽车的股权转让协议。待该协议经过相关监管部门审批后,比亚迪和戴姆勒将分别持有腾势 90% 和 10% 的股份,股权比例从 1:1 变更为 9:1。
全程高开低走
回顾腾势汽车过去 11 年的发展历程,虽然腾势汽车号称是首个中外合资的新能源汽车品牌,将整合比亚迪和戴姆勒双方的技术、工艺、设计等资源,力求打造出划时代的新能源汽车。
但是,实际上腾势汽车是高开低走,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都不尽如人意,品牌首款车型——腾势 500 并没得到奔驰和比亚迪各自的 " 真传 ",造型设计难以讨好大众之余,最高续航里程也仅有 253KM 而已。
不过在大多数人看来,腾势 X 其实在产品力层面上已经拥有成为爆款的资本,无法力挽狂澜的原因是差一个点睛之笔——奔驰三叉星徽标,倘若腾势 X 在车头悬挂着一个硕大的奔驰徽标,恐怕腾势 X 想低调一点都难。
只可惜,对于一个百年豪华品牌而言,奔驰之所以没有借助自己的品牌优势销售腾势 X,或是因为打心底就不愿意承认腾势 X 是一辆 " 奔驰 "。
而基于腾势品牌颓势难以扭转,以及自己奔驰品牌的电动化改革渐入佳境,我们也难怪戴姆勒会放弃腾势。
smart 是新欢
说一千道一万,尽管早有传闻戴姆勒放弃腾势品牌,戴姆勒也算是给大家打了一支预防针。但略为讽刺的是,戴姆勒在抽身腾势之前就已经宣布与吉利汽车共同经营重生的 smart 汽车。
而根据全新 smart 品牌目前披露的产品规划来看,smart 品牌未来将基于吉利汽车的 SEA 浩瀚架构,奔驰汽车的轻奢设计以及 smart 的品牌故事扎根与纯电动车市场。在今年广州车展亮相的精灵 #1,就是吉利与奔驰 " 强强联手 " 的合作结晶。
况且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smart,有着腾势品牌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和更加强的品牌可塑性。毕竟当大家说起腾势品牌时,绝大部分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比亚迪,但提及到 smart 品牌时,大家对它的印象则是 " 小奔驰 ",与腾势相差甚远。
至于腾势汽车能否在比亚迪的手中得到重生,我虽然不敢对此作出任何保证,但我相信比亚迪有这样的能力,也希望比亚迪能够力挽狂澜。
你觉得呢?